大卫·迪奥普的《捣杵之击》,或化为血肉与愤怒的言语

译自法文

大卫·迪奥普(David Diop,1927-1960)1被拒绝的形式:
大卫·曼德西·迪奥普。
大卫·莱昂·曼德西·迪奥普。
大卫·迪奥普·门德西。
大卫·曼贝西·迪奥普。
不要与以下人物混淆:
大卫·迪奥普(1966-…),作家和大学教授,2018年凭借小说《灵魂兄弟》(Frère d’âme)获得龚古尔高中生奖。
的作品虽短暂却辉煌,至今仍是黑人性战斗诗歌最震撼人心的见证之一。他唯一的诗集《捣杵之击》(Coups de pilon,1956)以完整的力量回响着,敲击着良知,歌颂着一个站立的非洲不可磨灭的希望。迪奥普生于波尔多,父亲是塞内加尔人,母亲是喀麦隆人,他对非洲的体验更多来自梦想和传承,而非长期居住的经历,但这丝毫不减弱他那能够回响整个大陆苦难与反抗之声的言语力量。

反抗的诗歌

迪奥普的诗歌首先是一声呐喊。一声面对殖民不公的拒绝之声,一声面对人民屈辱的痛苦之声。以直接的风格,剥去一切多余的装饰,诗人如同一记记“捣杵之击”般抛出他的真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刺破那些不愿倾听者的耳膜,像鞭子一样抽打利己主义和秩序的墨守成规”。每一首诗都是一份控诉书,记录着监护时代的血腥账单。因此,在《秃鹫》中,他谴责文明使命的虚伪:

在那个时代
用文明的咆哮
用圣水洒在驯服的额头上
秃鹫在它们爪子的阴影下建造
监护时代的血腥纪念碑。

迪奥普,大卫,《捣杵之击》(Coups de pilon),巴黎:非洲出版社,1973年。

暴力无处不在,不仅在主题中,更在句子的节奏本身中,简洁而锋利如刀刃。著名而简洁的诗歌《殉难的时代》是最感人的例证,真正的剥夺和殖民罪行的祷文:“白人杀死了我的父亲/因为我的父亲很骄傲/白人强奸了我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很美丽”。这些毫不掩饰的诗句赋予文本穿透力,可能让一些批评家感到困惑。萨纳·卡马拉(Sana Camara)例如认为这是一种“接近贫乏的风格简单性,即使诗人试图通过事件的讽刺来吸引我们”。然而,正是在这种手段的节约、对矫饰的拒绝中,表达的残酷达到了顶峰。

言语核心的非洲

如果反抗是他写作的动力,那么非洲就是其灵魂。她是那片通过怀旧和梦想的棱镜看到的理想化的母亲大地。诗歌《非洲》的开篇呼唤——“非洲,我的非洲”——是一份归属和血脉的宣言。这个非洲,他承认“从未认识”,但他的目光“充满了你的血液”。她时而是慈爱而受辱的母亲,时而是“黑胡椒”身体的舞者,时而是被爱的女人拉玛·卡姆(Rama Kam),她感性的美是对整个种族的颂扬。

正是在这个梦想的非洲中,诗人汲取希望的力量。面对“弯曲的背/在谦卑的重压下躺下”给他带来的绝望,一个预言般的声音回应道:

冲动的儿子,这棵强壮而年轻的树
那边的那棵树
在白色枯萎的花朵中辉煌地独立
那是非洲,你的非洲在重新生长
耐心地、固执地重新生长
它的果实渐渐地
有了自由的苦涩味道。

迪奥普,大卫,《捣杵之击》(Coups de pilon),巴黎:非洲出版社,1973年。

战斗的人道主义

将迪奥普的作品简化为萨特所说的“反种族主义的种族主义2萨特,让-保罗,《黑色奥菲欧》(“Orphée noir”),L. S. 桑戈尔《法语黑人和马达加斯加新诗选集》(l’Anthologie de la nouvelle poésie nègre et malgache de langue française)序言,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1948年。,将是误解其普世意义。如果对黑人压迫的谴责是起点,迪奥普的斗争拥抱了地球上所有的受难者。他的诗歌是一声从“非洲到美洲”升起的呐喊,他的团结延伸到“苏伊士的码头工人和河内的苦力”,到“躺在稻田里的越南人”和“刚果的苦役犯,亚特兰大被私刑处死者的兄弟”。

这种在苦难和斗争中的兄弟情谊是深刻人道主义的标志。诗人不满足于诅咒,他呼吁集体行动,呼吁《向力量挑战》最后命令所体现的一致拒绝:“站起来喊:不!”。因为,归根结底,在言语的暴力之外,大卫·迪奥普的歌声“仅由爱引导”,对一个自由的非洲在和解的人类中的爱。

大卫·迪奥普的作品,被悲剧性的死亡在盛年时夺走,使我们失去了他未来的手稿,但仍保持着炽热的现实性。他的前老师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Léopold Sédar Senghor)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会“更加人性化”。我们可以肯定,这种人道主义已经在他的反抗核心。《捣杵之击》仍然是一部重要的文本,非洲诗歌的经典作品,是所有渴望正义和自由的青年的指南。

对于一部总体而言相当有限的作品,对于第一部也是——唉——最后一部作品来说,这已经很多了。但有些文本能够深入事物的本质,与整个存在对话。抒情的、感伤的、个人要求和愤怒的表达,这种“庄严地向幻想发起攻击”的诗歌[…]确实属于那些永恒地——借用塞泽尔的话——将挑战“秩序的走狗”[即镇压的代理人]的诗歌,属于那些[…]总是固执地提醒人们“人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幸福永远需要去征服,更美好、更强大。

非洲文化协会(主编),《大卫·迪奥普,1927-1960:见证、研究》(David Diop, 1927-1960 : témoignages, études),巴黎:非洲出版社,1983年。


深入阅读

关于《捣杵之击》

引文

我的兄弟,在虚伪的恭维下露出闪亮的牙齿
我的兄弟戴着金丝眼镜
在主人的话语下你的眼睛变成蓝色
我可怜的兄弟穿着丝绸翻领的晚礼服
在屈尊俯就的沙龙里尖叫、低语和炫耀
你让我们感到怜悯
你国家的太阳只是一个影子
在你文明人平静的额头上

迪奥普,大卫,《捣杵之击》(Coups de pilon),巴黎:非洲出版社,1973年。

下载

音频录音

参考文献

  • 卡马拉,萨纳,《法语塞内加尔诗歌,1945-1982》(La Poésie sénégalaise d’expression française, 1945-1982),巴黎:L’Harmattan出版社,2011年。
  • 谢弗里耶,雅克,《法语黑非洲文学》(Littératures francophones d’Afrique noire),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Édisud出版社,2006年。
  • 迪昂,阿马迪·阿利(主编),《非洲学生与法语黑非洲文学》(Les Étudiants africains et la littérature négro-africaine d’expression française),曼孔,巴门达:Langaa Research & Pub.出版社,2009年。
  • 雅雷蒂,米歇尔(主编),《从波德莱尔至今的诗歌词典》(Dictionnaire de poésie de Baudelaire à nos jours),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
  • 凯斯特洛,莉莉安,《黑非洲文学史》(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négro-africaine),巴黎:Karthala出版社,2004年。
  • 科姆,安布鲁瓦兹(主编),《撒哈拉以南非洲法语文学作品词典》(Dictionnaire des œuvres littéraires de langue française en Afrique au sud du Sahara),第1卷,《从起源到1978年》(Des origines à 1978),巴黎:L’Harmattan出版社,2001年。
  • 恩迪亚耶,克里斯蒂安(主编),《法语文学导论:非洲、加勒比、马格里布》(Introduction aux littératures francophones : Afrique, Caraïbe, Maghreb),蒙特利尔:蒙特利尔大学出版社,2004年。
  • 非洲文化协会(主编),《大卫·迪奥普,1927-1960:见证、研究》(David Diop, 1927-1960 : témoignages, études),巴黎:非洲出版社,1983年。
Avatar photo
Yoto Yotov

Depuis 2010, je consacre mes veilles à faire dialoguer les siècles et les nations, persuadé que l’esprit humain est partout chez lui. Si cette vision d’une culture universelle est la vôtre, et si mes Notes du mont Royal vous ont un jour éclairé ou touché, songez à faire un don sur Liberapay.

Articles : 162